联系我们
- 东莞市新速源机电有限公司
- 公司联系人:曾经理
- 咨询电话:130-6618-3316
- 公司电话:0769-22705844
- Q Q:1007058229
- 网址:www.xsy0769.com
- 邮箱:1007058229@qq.com
- 地址:东莞市望牛墩镇中路天诚时代2栋101号
曲道奎:清醒看待机器人“井喷”
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,机器人企业也在短短几年间从几十家发展到几百家,市场规模扩张速率连续4年超过50%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机器人产业仍然存在三大问题,一是技术空心化;二是应用低端化;三是市场边缘化。针对这些问题,《经济日报》记者近日专访了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。
记者: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机器人产业的“黄金时代”来了,从行业内的角度如何看待机器人产业井喷式的爆发增长?
曲道奎: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短缺和过剩是并存的。机器人“量”的猛增背后仍存“质”的隐忧。
从宏观和市场潜力上看是短缺。机器人全球平均密度是0.62%,中国只达到0.3%。机器人发展了半个世纪,全球也只有200万台,作为一个产业来讲这个数字微乎其微。同时,在工业领域之外,如养老、医疗等服务于人们生活的机器人还有很大市场空白。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认为,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动力是各国工业4.0及类似举措的实施,预计到2017年,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690亿欧元。
过剩是指国产机器人多集中于低端应用领域,低附加值产能过剩。比如,论复杂程度,多关节机器人市场国外公司占了90%;论作业难度(主要体现在焊接领域),该领域国外公司占84%;论行业高端应用(集中在汽车行业),国外公司占该行业的90%。而国产机器人种类主要是搬运、码垛等低端机器人,应用领域多在家电、基础制造领域。可以说我国机器人在技术层面、作业层面、应用行业层面都处于劣势地位。
记者:徘徊在产业链低端的并不只有劳动密集型企业,像机器人这样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怎么改变被边缘化的命运?
曲道奎:机器人核心技术有设计技术、编程技术、控制技术、作业技术,关键部件有驱动器、伺服系统、高精度的减速器等。中国大部分企业在核心技术、核心部件有欠缺,这就是一个大问题。虽然我们的市场发展起来了,但真正的核心部件“空心化”,由此不可避免地促成应用市场“低端化”,被主流市场“边缘化”。
解决这个老毛病,仅靠企业自觉是不够的,还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。例如欧盟目前每年出资近8000万欧元支持机器人新研究项目,覆盖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部署的完整价值链,并与产业界和学术界达成战略合作,“政、产、学、研”合作项目涉及工业和服务机器人,在这批项目中,欧盟出资7亿欧元,产业界出资21亿欧元。因此,部署和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时,要将智力资源引向重点行业,实施集中突破。比如,倾力建设机器人研发平台、检测平台、标准平台,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率先突破机器人共性核心技术,通过机器人创新联盟进行技术合作、扩散。
记者:当中国传统经济遭遇资源瓶颈及劳动力红利渐失的冲击,机器人唱主角的无人化工厂正在掀起生产模式变革,中国机器人产业准备好了吗?
曲道奎:当前,很多企业固守传统,把不景气归结于经济周期,其根本的因素是生存发展模式改变了。当“互联网+制造业”蔚然勃兴之际,传统机器人还没有跟上。目前机器人正处在一个由机器向人的转折点上,也就是智能的提升。传统机器人既没有感知系统,又没有灵巧的操作系统,只能在结构工作环境下做程序化、规定性的工作,不能和人协同工作,其已经进入到低附加值时代。机器人“进化”,从计算智能进入到感知智能再到认知智能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,眼前需要重点突破的是感知智能领域。而要在该领域中有所突破,当务之急是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,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。
新一代机器人必须满足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互联网支撑起来物物相连、物物相通的新要求。新的机器人和传统机器人内涵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制造业只是机器人介入的领域之一,另外在医疗、国防安全、服务生活领域,新一代机器人的发展空间大到不可想象。尽管服务机器人的前景被看好,但大家都看不清会在哪个细分领域爆发,市场何时启动,盈利模式是怎样的,都需要探索。
中国机器人产业园区现在有40多个,有机器人概念的上市企业超过百家。但做好机器人产业不能光靠“概念”,片面追求量的满足,要看到差距,要厘清时代的需求和现实的发展路径。